企业是什么
毋庸置疑,全世界拥有企业最多的国家一定是中国,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企业在雄心扑扑中产生,尽管每天也有上万的企业在稀里糊涂中倒下。然而,在中国几乎没有一家真正的企业。因为中国14亿人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正领悟“企业是什么”。
如果你在大街上询问任何一个路人“企业是什么”,回答一定是“赢利啊,那不然办企业干吗?”。
如果你问任意一个企业经营者“企业是什么”,回答一定是“盈利啊,不盈利就是老板在犯罪”。
如果你问任何一个大学的经济学教授“企业是什么”,回答一定是“赢利啊,经济人假设不就是利益最大化吗?”。
……
因此,这个国家没有企业是必然的了。这个国家是彻底完蛋了!因为没有企业的国家注定是一片狼奔豕突的森林。
只要上过经济类课程的人,一定都能写出“企业”这个英语单词:enterprise。但enterprise的源义不是企业,而是“事业、计划、进取心”的意思,西方人是将任何一个人准备或计划干的事都称作enterprise。也就是说,当你着手叠一架纸飞机或开一家独具特色的小面馆,都属于enterprise。
由于西方自由理念推崇的个体独立性,每个人的enterprise都追求与众不同的标新立异,否则,他就找不到那种释放自我的创造性快乐。一旦一个人立志于某个enterprise时,他就会将其做到极致。而一个人创办一个企业也仅仅是enterprise的一种表达类型而已,这与他创办一所学校、一家医院、一次攀岩是一样一样的,与什么“追求利益最大化”没有毛的关系,仅仅就是将自己的enterprise做到最好而已。
当一个人不能独立完成自己的enterprise时,他就需要雇佣助手,这时,他的enterprise在形式上就变迁为firm,即雇佣制或集体协作组织。当个人的投资不能满足其事业或计划需要时,他就寻求伙伴投资者,这时他的enterprise就变迁为company,即合伙人企业。如果企业不断壮大,形成了众多相对独立单元而构成的协作组织,则enterprise就变迁为groups,即集团企业。而那些专门从事买卖供应的enterprise,则称为business,即商业企业。但无论什么形态的企业,均发源于enterprise。Enterprise是所有企业的共同特性,即我们做的是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事业。当然,一个人没有什么独创性计划,也可以加盟其他企业成为老板,这就是连锁店(chain- stores),如肯德基。但肯德基就是肯德基,与麦当劳真的不一样。
虽然无据可考,究竟是哪一位先贤将enterprise翻译成中文“企业”,但不得不景仰前辈将这个词义翻译得如此精准。企业,企望干一番事业。因此,“企业”本身也与“赢利为目的”毫不关联,就是有人想做成一件事而已。
早在1949之前,中国有无数百年老字号,即便到了1979依然还能依稀可循,但到了今天却几乎绝迹了。原因就在于没有把企业当成事业来做,而一味赚钱去了。放眼世界,我们能拿得出手的产品,都是来自西方自由世界的企业出品,原因何为?因为西方国家的企业开创者和追随者就是为了干成一件事,宝马就是为了做宝马,奔驰就是为了做奔驰,松下就是为了做松下,微软就是为了做微软,因此,他们总是精益求精地引领世界文明。当然,他们却又是赚了大钱的企业。干事业与赚钱本身不是冲突的,但如果以后者为目的而去干事业,今天你再也看不见那么多眼花缭乱的经典卓越。我们今天都知道比尔盖茨是首富,但问题是:当年比尔盖茨中途缀学去创办微软,究竟是为了当首富去创办微软,还是为了成就自己的micro-soft梦想去创办微软?
请问中国有企业吗?如果硬要说有的话,我本人只推崇马云的支付宝和余额宝,为中国数以亿计的屌丝们提供了一块具有人权尊严的技术净土,但据说最近马云变了。其实,在中国也不乏类似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的创业者。2004年,复旦大学研二学生龚海燕创建的“世纪佳缘”很快覆盖中国在线相亲市场,现在的世纪佳缘却逐渐演化得肮脏不羞,但Facebook却依然风靡全球。当光明集团董事长王宗南被带走时,你定会觉得光鲜的光明品牌背后是如此的龌蹉不堪,但位于哥本哈根的阿拉福兹品牌已经屹立世界150年。
其实,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是真正的企业,是非常简单。唯一的标准就是:是否在为人类创造文明?这与“赢利为目的”一点也不冲突。只要是为人类进步提供了文明,一定会得到人类认可,就一定会赢利的。即便不能创造惊世骇俗的产品,但只要秉持一颗良心不说一句谎言,你就在净化着这个世界。
但在中国要创立一个真正的企业,却异常艰难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。因为在“赢利才是目的”的指挥棒下,中国所有的企业最终都变成一个一个的诈骗机构或悍匪组织。没有企业,也没有学校,因为连法院和政府都不知在何方的国家,只剩下CCTV一群衣着光鲜的圣母白莲花。
欢迎转载,请注明出处:亲亲宝宝